热点消息

【海外生活】我们接种新冠疫苗的经历和期待

图文/ 杨迎夏

7月10日(周六)风清气朗,我们前往加拿大卑诗省菲沙卫生部(Fraser Health )属下的新冠疫苗(COVID-19 Vaccines)注射中心之一的Christine Sinclair Community Centre,完成第二针辉瑞疫苗接种。

据说早前疫苗供应短缺,BC省把两剂疫苗之间的时间由四周推迟至16周,现在疫苗供应充足改为8周。我们上周接到通知,上网预约选择了打第一针的同一个地方。

这个注射站在本拿比市政府所在区域的北面的一个公共社区健康中心。我们选择周六非繁忙时间,开车前往也就是十多分钟的路程,中心的进出口均有人员值勤,泊车也很方便,几乎不需要排队,进人之后经到前台核实身份资料后,很快就轮到打针。打针之后休息15分钟之后就可离开。

这次看到宣传墙上贴满了一些接受了新冠疫苗注射后的民众的小纸片留言,表达感恩和兴奋的心情。我们也分别特意地在“我已是社区注射疫苗者”的主题板前留影,让这次行动注入一些仪式感,让一年半的抗疫过程的心路历程,在这个时刻有一个特别的见证与记录。

实际上,许多乡亲朋友也把这个亲身经历拍照广传亲朋,鼓励其他人也快一点去接种疫苗,成为抗疫的共进者之一。在我们中山乡亲的社交媒体群和朋友圈上,他们也分别用图片或文字,分享了相关的经历、经验、心情和见解,之中有各种的担心、不满、赞扬、安慰和鼓励之情。

目前,加拿大准备开放一些入境限制,让施打了几种西方厂家疫苗的人士在进入加拿大后无需隔离,一些不在此列的入境人士还是有相关隔离规定的限制。据悉,加拿大也正在研究世卫组织(WHO)已经认可的几种疫苗,以确定扩大疫苗豁免的范围,为”国际旅行疫苗护照“做准备。

当然,因为同样防疫的原因,我们海外华人回国之路,现今还因一些的规定约制,还不顺畅。

我们希望“疫苗”成为世界的“通行证”,而不是“障碍物”。各国应该在世卫组织之下,统一“疫苗”共识。我们相信,随着全世界各国抗疫的进程不断发展,在谋求更多的共识的基础上,各国国门的打开和彼此的来往交流的昔日平常的光景,会再次回来。

第一针的记述

第一针是两个月前打的。当时的微信和面书日记有记述,第一句写到:“Finally! 走出隧道外,见到了希望之光。今天接种了疫苗!”

4月我们在BC省府网站注册了之后,5月初接到了可以预约打疫苗的时间。我们是网上预约时间的。刚开始在网上预约时,输入资料后,显示找不到记录。原来在输入名字的时候有技巧!它要求输入first name时,只能输入你first name的首个拼音名:如你的名字是Xiao Hua Chen 的话,first name 部分只能输入“Xiao”!

我们预约了5月7日下午,在邻近本拿比市政府及一号公路附近的一个运动和健康中心接种疫苗。过程简单而顺利。

那天风和日丽,我们提早一点到达后,先按指示泊车后,跟着路上指示牌前往入口及排队。有工作人员在队列前询问一些简单问题,及让每个人除掉自己的口罩扔进垃圾桶,再戴上他们提供的口罩。然后另外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张用小木板垫着的询问健康问题表格,自行填写及继续进入中心。向工作人员出示医疗卡之后,他们在手提电脑上核对一下身份地址。接着按指引前住医疗注射室。每个注射室除了护士之外,还有核对信息及出具证明的文员。一起来的伙伴可以一齐同一个室,以便翻译和照应。

护士先问一下如有无“身体过敏”等简单问题,并告诉我们接种后如有反应如何做的指引之后,开始注射疫苗。护士说给我们注射的是辉瑞疫苗,打完第一针之后等四个月打第二针。我们都预先按照指引内里穿上了短袖T恤,以便注射。注射快速而顺畅,与以往的普通打针并无二样。

之后我们获得了注射疫苗的证明(一张小卡片),在休息处等待十五分钟之后,就可以离开回家了。简单叙述,方便未来其他朋友参考一下。希望疫苗接种的全面开展,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健康和希望!

发表评论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