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消息

悠久历史重镇受灾 大温社区伸援手

【综合媒体图文报道】

卑诗省南部内陆利顿镇(Lytton)在高温之下(49.6度),于6月30日发生特大山火,而在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之下,在15分钟内将整个小镇完全吞噬于火海中,且快速蔓延摧毁了全镇。当天晚上镇政府下令所有镇民,以及周边地区1,000人以上紧急撤离。

美丽的利顿镇火灾后景象。

根据最新资讯透露:利顿镇已被焚毁达90%以上,已知有两人葬身火海,到底该镇受损程度,死伤人数等一系列统计,尚需在火灾完全结束,相关人员进入该镇统计后,才有正确的答案。

不过,利顿镇市长波尔德曼(Jan Polderman)日前已经表示:该镇需要重建,可见其受损程度的严重性了。此外,卑诗省长贺谨及公安厅长范和富已对火灾表示深切关注,将会协助该镇进行重建等工作;其次,总理杜鲁多对该镇表示关心,及邦政府表示会协助重建该镇等情。

利顿镇有着悠久的历史。

利顿镇地理环境

利顿镇(Lytton)位于温哥华东北260公里,面积为6.54 平方公里(2.53 平方英里),处于菲沙河和汤普森河交汇处,被两条国家铁路及横加高速公路(Trans-Canada Highway)贯通;该镇人口只有250人,而该镇周边居住了5个原住民社区,人口达到2,000人左右。该镇是北美洲早期已有人居住最长久的地区之一,而附近一带有很多原住民部落。根据部落村长Jan Polderman在2019年年报中介绍:相信原住民已经在该镇一带的这区,居住了有上万年的历史。

利顿镇的由来

从历史的考察中显示:利顿镇(Lytton)的出现在1808年,一名著名英国商人及探险家西门菲沙(Simon Fraser),他沿着菲沙河向下游探索寻找通往太平洋的航道,在到达了利顿镇后,因而有人将其命名为Camchin(意为汇聚点)。由此,该镇开始热闹起来,成为经商的重镇 。1850年代末期,菲沙河谷的淘金热,亦把早期欧洲移民带到了该镇的一带地区。曾经是殖民地官员的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在达拉斯堡(Fort Dallas)开设了海湾公司(Hudson’s Bay Co),由此利顿村因而得名,亦即今天的利顿镇(Lytton)。利顿官员,他亦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及小说家。

华工在加修建太平洋铁路

1880年代,大约有17,000名华工,由中国前来加拿大卑诗省的菲沙峡谷(Fraser Canyon),进行了著名兴建太平洋铁路工程,并且在当年的利顿村,修建了一座庙宇及会堂的建筑物,留下了当年华工在加拿大修筑铁路的历史。亦是当年华人拜祭、落脚及聚集的地点。

灾前的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一景

灾后的利顿华人博物馆场景

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建成

该建筑物于1928年被拆卸,但原址在1980年,被一对苏格兰裔Lorna Fandrich夫妇购下,再建成一座中式建筑(Joss House),且收集了约200件与华裔先侨生活有关的展览品,并于2017年开设了“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且将相关的华工展品增至1,100件包括有:各种工具、生活用品、摆设、饰物、文献及供奉着一座半人高的观音像等。之后,又增设了网上展览及图片库。在今年5月,加华历史协会(Chinese Canadian Historical Society of BC)向该馆颁发了Drs. Wallace B. and Madeline Chung加拿大社区档案奖。

博物馆记载了华工当年在加拿大的历史。

曾经是林业兴盛之地

1987年,在高贵哈拉公路(Coquihalla Highway)开通次前,利顿镇是连接低平原及内陆地区的枢纽。在2008年锯木厂停工前,其伐木工业曾经非常蓬勃。其次,当地的人参种植业亦一度十分兴旺,但种植园已由1980年代的130个,锐减至2012年只有2个。

特大的山火,彻底的烧毁了这座美丽的小镇,包括华工纪念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目前,相关的捐款及捐赠事宜,已在卑诗省各社区发动起来,团结互助精神在进一步彰显。

大温华裔社区亦伸出援手

据星岛日报报道 利顿山火令逾千居民流离失所,大温华裔社区亦伸出援手,不少个人和机构发起捐款捐物活动。
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也在24小时内筹款逾2.2万元,并计划于周一购买物资运至离利顿最近的救助中心。主席魏仁民星期日表示,利顿是华裔先侨曾居住过的地方,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也于数年前才开业。现在居民因火灾被迫流离失所,博物馆也付诸一炬。联席会成员及属下机构上周六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募款,希望能够帮助居民暂度难关,并于未来重建村庄和博物馆。

联席会副主席说,倡议发起后得到社团成员的积极响应,从上周六中午到星期日中午就已经确认2.2万余元捐款,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联席会计划与加拿大红十字会合作,待取得相关红会捐款账号后,公众亦可参与捐款活动。
联席会还计划于周一另外出资,购买灾民紧缺物资,运送至离利顿最近的救助中心,希望可以帮助灾民解燃眉之急。
其他不少机构和个人也发起捐款捐物活动。菲沙仑教会也于7月3至5日上午9时至晚上9时、7月6日上午8时至中午12时,在温哥华海旁大道(SE Marine Dr.)3330号收集物资,包括毛毯、帐篷、防水布、烤盘、电炉、宠物箱、宠物食品、止痛药、急救箱、防腐食品、水、咖啡机、面粉、食用油、加油卡等。市民可致电236-518-7115联络。


急需睡觉用品及食物

华裔市民Terry Chui也在网上GoFundMe网站发起筹款活动,帮侄子Jamie Von Sacken和其他利顿山火救援人员筹集善款。她表示,在利顿小镇被大火吞没时,他们正在利顿附近灭火,而他们的住所则被大火烧毁,包括所有的私人物品以及车辆。截至发稿时,该网站已经为他们筹得2.4万余元。

此外,温哥华中文电台也在列治文甘比街(Cambie Road)11590号260号房发起捐物活动,接受捐赠的时间为7月3至5日的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星期日还有人在温哥华丘吉尔中学(Sir 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校园收集捐赠物资。

有社区人士在社交媒体指出,现在暂不需要玩具、衣服鞋帽和书,最急需的是睡觉用品、食物、卫生纸、水以及洗漱用品等。为方便安全使用,最好捐赠全新物品,而非二手物品。另外,由于运输问题,也有社区人士鼓励直接捐钱而非物资。

发表评论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