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消息

见证温哥华政府正式向华裔道歉

(本网讯 )摄影报道:Leon Yang

见证历史

今日(4月22日),约有600位的温哥华侨团代表及华裔民众聚集当地华埠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林思齐大礼堂,见证温哥华市议会特别会议在那里举行,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代表政府就历史上歧视华人的政策作出了公开道歉。

在该特别仪式上,除了温哥华市长罗品信以英语道歉,还由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和余宏荣则分别用广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读中文版本。这是考虑到早年受到歧视的华人大多是台山来的劳工。书面文本包括英文、简体和繁体中文。

温哥华市议员雷健华主持华人代表发言部分会议。

中华会馆理事长、退伍军人和青年志愿者等三位代表侨社发言。

而更多的数以几千计的民众则以欢庆的心情,参加华埠多处地点同时举行的“唐人街文化日”活动,在华埠体验该地区独特文化。

人们在唐人街上逛逛,品尝中式美食,参与游戏玩乐,试作手制工艺,欣赏音乐、舞蹈和武术表演等,走进历史和走进文化。

议会决议

此次正式道歉仪式,是根于由去年11月1日温哥华市议会经过表决,通过了就当年排斥、歧视华裔的历史法令、政策和作为向华人社区道歉的决议。

而更早前,温哥华市议会于2014年通过动议,研究该市1886年至1947年间实施的涉嫌歧视华人的政策,及出炉的题为《从排华到平等公民权利:检视早期华裔居民所受温哥华市歧视政策》的报告,由温哥华市政府职员历时一年完成。报告通过搜集史料,证实温哥华市过往曾经存在若干歧视华人的政策,例如:剥夺华人的投票权及公民权利,限制华人移民,限制华人在若干领域的谋生机会,在房屋及公共场所实施针对华人的隔离政策等。报告提出12项建议,重点包括:市政府应就过往歧视史向华裔社区作出正式道歉,支持温哥华唐人街申请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等。

前事之师

据资料介绍,自1886年至1947年,温哥华市政府先后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排华法案、政策,包括片面剥夺华裔公民权、限制华人拥有不动产、限制华人租借商铺、排斥华裔进入某些高薪就业领域,等等。这种做法并非孤立: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利用华人劳工修通太平洋铁路的翌年(1886年),就强制性向华人入境者征收人头税,并逐步从50加元升至500加元,更于1923年7月1日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商人、外交官、留学生和“特殊许可者”外一切华裔进入加拿大,法案生效前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如果离境超过两年,也将被剥夺加拿大居住权,不仅如此,在一段时间内加拿大许多省、市还千方百计阻挠华裔女性入境,目的是让华裔社区“自然消亡”。这些歧视性措施直到1947年才开始废除。

参加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 网络图片

当年加拿大自治领时期颁发的移民纸 / 网络图片

许多当年的歧视性政策、法规、措施,今天的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例子如Rogers Sugar曾被温哥华市政府警告,如果雇佣哪怕一名华裔工人,将丧失和市府签订糖业销售准入协议的任何可能性,尽管该公司负责人是一名反对种族歧视的人,却无能为力。有些做法市府甚至比联邦政府走得更远,如1947年联邦政府就允许华裔在联邦选举中投票,而温哥华市的选举直到1949年才允许。温哥华在这座城市年轻的历史中,一半以上的时间里华裔被剥夺了投票权,不能在公共机构甚至私人公司上班,在医疗机构受到隔离和歧视,不能获得住房和商业用地许可证,在房屋租赁和使用公共空间等方面饱受歧视。

这些错误的歧视性政策对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构成了极为消极负面的影响,且某些消极、负面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维权之路

近年来,随着华人地位的提高,华裔团体的不懈努力,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成为主流认识,三级政府、议会纷纷启动对昔日排华政策的反思。2006年,在华人社区不懈努力下,加拿大联邦政府就“人头税”向华裔道歉并承诺补偿,时任联邦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正式仪式上用广东话大声说“加拿大,道歉”,成为历史性时刻;2010年9月20日,前卑诗省会新西敏市政府发表声明,正式就1860-1926,长达87年间的一系列排华政策,向华裔社区公开道歉。这是北美第一个为当年排华政策而作出公开正式道歉的市政府。由于长期排华,曾经拥有10000以上华裔居民和北美最古老华埠之一的新西敏,华埠居然在二战前夕消失,华裔也成批迁走,1941年全市华裔仅剩下不到400人,令人唏嘘的是,迟来的道歉源于对华裔祖坟遗址的考察,而推动市府道歉的绝大多数并非华裔;2014年5月15日,温哥华和新西敏所在的卑诗省(加拿大华人社区发源地)议会通过议案,就该省所通过和实施过的排华法案、政策,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该决议得到议会所有政党的一致支持,时任省长简蕙芝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2014年,温哥华市府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历史性歧视华裔政策顾问委员会(HDC)”,就1886至1947年间,对温哥华华裔居民制订的歧视法规及政策进行研究,同时向市内华裔社区、历史学者及侨团就研究结果进行咨询。今年10月,HDC拿出54乡建议,包括“找出途径以纪念华裔社区的贡献与历史;引发公众及年轻一代意识,认识到华埠的重要角色;与其他政府及公共机构合作,以及确认歧视并用行动道歉”等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温哥华华埠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用当年华埠最流行的方言(台山话、四邑话)等和中英文一同道歉,以示对当年受害者的尊重。HDC还提出“成立传承工作小组,教育及对外展开对话,保存、纪念及维护至今仍存留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三大优先计划。

华社发声

代表华社的温哥华中华会馆曾向市议会递交《促请温哥华市府检讨早期排华历史倡议书》,除敦促温哥华市府就过往歧视政策道歉外,也建议当局正式公开表彰华人在建设加拿大、尤其在建设温哥华和谐社区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在2017年10月21日,温哥华市府职员在温哥华中华会馆与超过50位华裔社区代表举办座谈会,为温市府稍后就歧视华裔历史公开向华社道歉工作,报告进展及聆听社区回馈意见。据悉该道歉草案和报告接近完成,将于10月31日递交市议会审核。

温市府代表讲述市府1947年之前实施多项歧视华人法例和规定,包括剥夺华人投票权及公民权利、限制移民、剥夺华人谋生机会,以及在住宿等方面实施隔离华人的政策等。

在听取市府职员介绍后,多位与会的社团代表发言及提出意见,普遍对市府行动表示欢迎和支持。不少侨界代表就华裔昔日遭到市府歧视以及相关的道歉工作提出意见。大部分发言的老华侨都表示,来加五、六十年,自己都曾经历过歧视,但他们从市府的检讨研究中,了解到更多华人遭歧视的实例,并希望市府能早日就排华的错误正式道歉。

他们对于市府在研究及筹备道歉工作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希望市府在道歉之外,亦能关注华埠的建设及保护华埠的历史文化,例如在财政方面支持华埠历史保护的老侨堂所修建,支持华人社区举办的传统中华文化活动。建议将检讨排华历史错误政策计划除了在华人社区宣传外,应以英文在主流媒体向公众宣传,并汇编成册及制成影视专辑收藏在市府图书馆及公布在市府公共网站,以供公众查寻和教育宣传。也有发言者提出建议, 市府不仅要提“绿色温哥华”,更要提倡“和谐温哥华”;市府应立例要求华埠的商户,都要设有中英文的双语招牌,增加华埠的特色。

有新侨代表则表示,他们虽然只能从历史资料及前辈中了解昔日华人被歧视的史实,但仍然希望能自我警醒,及提醒所有移民,缅怀先侨所受的苦难,特别感谢华裔先辈为加拿大和华人社区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更加珍惜现有加拿大的公平社会。


 

发表评论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