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走进西裔社区美食节初识希腊文化
【文化之旅】图文:Leon Yang
今日笔者走进异族西裔社区——希腊美食文化节(Greek Food Festival),与希腊后裔芬妮(Fanny)女士交流希腊和中国文化。她说她的学生有八成是华裔。她还说保留族裔文化要从年轻一代中培育,她在他们的希腊社区作这方面的努力。她还分享对唐人街社区文化正在变化的看法和观感,收获满满真的不虚此行。
(图)位于温西的希腊美食节所在的希腊社区中心
初秋的下午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位于温哥华西区的一处希腊社区(Hellenic Community Centre, 4500 Arbutus Street, Vancouver)参加这个活动。据介绍这是第39届温哥华希腊美食节了,从烤肉到炸鱿鱼圈,从羊肉大米菜叶包到果仁蜜饼等美食都有;此外还有音乐及舞蹈表演也将上演,三天的活动也特别适合家庭出游。
希腊移民历史与华工经历相似
在历史与文化展厅里,从土生土长的第三代移民、社区义工芬妮(Fanny)口中,了解到希腊第一代移民在上世纪初来到加拿大,也是如华工一样经历了许多艰辛的历程。她指着一张1908年的照片说:“这个在一间咖啡店前的家庭是很早移民来加拿大到一批希腊人,还有下图这名妇女是在一家鱼厂工作的。他们最初来到时候,也经受过歧视,正如你们的华工受到的待遇和经历的一样。”
芬妮(Fanny)介绍说今日的图片展出了各个时期希腊社区的变化,特意按每10年作一时期选出一张有特色的图片。其中还有她的叔叔参与了社区中心建筑奠基时的历史照片。她说:“除了上世纪初开始希腊人移民加国后,来得最多人的时候是1960年代。那时是希腊社会政治出现了一个大变动时期。”
(图)希腊移民社区历史照片
她还介绍一些希腊人的习俗,指着另一张她的家庭烧羊肉的郊游照片说:“在每年纪念耶稣的时候,希腊人有长达40天需要食戒,之后才可以大吃BBQ(烤肉)。还有我们把蛋染成红色,是代表纪念耶稣为人流的血”。笔者与她交流说:红鸡蛋在中国文化里是另一重意思,是在新生婴儿时与亲朋好友时分享的幸运食品。
对华人社区的关注
芬妮(Fanny)是一家中学的教师。“我的学生有八成的华人学生!”她说。“我知道,中国人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给予学校很多赞助。听说在中国的学生学习很辛苦,我们这里的学生也开始是这样了。课余还要学习很多东西。”
笔者对她熟悉一点中国文化感兴趣,告诉她我们是一个华人社团的成员。
“啊!我知道你们的社团,它应该是加拿大历史最久和最有影响力的吧!” 芬妮(Fanny)说,“上两个星期我还去过华埠(China Town)呢!”
“那你对华埠的印象如何?”笔者问。
“ 我感到有些 sad!”她说。
笔者有点惊讶,问为什么?
“太多的新建筑项目了(construction)!华埠的历史面貌在变化!你知道,历史的东西没了就很难找回来的!” 芬妮(Fanny)说。
她的话让人联想到最近几年一些华埠新建设的项目与当地华社的冲突。原来西裔社区人士也留意到这样的事件。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来到这里。” 芬妮(Fanny)问,“他们对旧有的文化如何看,对华埠认识和有一些贡献吗?新旧移民之间融合吗?”
笔者想不到她能提出这样深刻的问题,想想与她是文化教师有关。我告诉她,新老移民之间确实有需要了解、理解、沟通和包融的问题。
(图)芬妮(Fanny)(右)与笔者合影。
文化传承和交流
“我们也尝试保留我们希腊的传统文化,如果不承传,二三代人之后就没有了。最好是从年轻人教育上着手,通过社区组织他们学习,能了解多少是多少,至少让他们知道一些。” 她介绍说,她在这个社区中心就从事这方面的义务教育项目。
“今日的展览里,我还设计了通过希腊四季的不同产品和物品等,向来客介绍希腊人的生活文化。” 她向我们介绍了希腊移民的历史和宗教信仰外,还解说了茶料、食品等文化习俗。
对于喜爱音乐的同行来参观的Eileen来说,芬妮(Fanny)也是一位知音。
同行的Eieen说:参观希腊美食节,倾听社区义工讲述希腊文化和希腊移民在温哥华的发展历史,与她一起唱希腊的歌曲,我哼旋律她唱词,因为我不懂希腊字,但音乐产生的共鸣令人非常开心、快乐!
摄影:Leon Yang
阅读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