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消息

华埠争议柏文修计划征公众意见

华埠惹争议柏文 发展商坚持建13层 再修订计划 被学者批评换汤不换药

【来源:星岛日报】

卑诗省一个地产发展商周一宣布,已经就惹起争议的温哥华华埠高厦发展项目“105 Keefer”,向温市政府提交第二份修订方案,其中会进一步减少柏文单位数量,提供公众文化空间及长者屋单位等,楼高将维持13层不变,但靠近中山公园那面则减至11层,更指获得多个华埠组织的支持。对此,一直认为在该处建高层柏文将严重破坏华埠景观的卑诗大学(UBC)历史系教授余全毅称,方案是“换汤不换药”,仍然是不可以接受(详另文)。

发展商Beedie Living于2014年向温市府申请更改土地用途,在位于温市奇化街(Keefer St.)105号夹哥伦比亚街(Columbia St.)544号,即华埠纪念碑旁的停车场,兴建名为“105 Keefer”的商住混合式高层大厦,楼高13层。
不过,该项地产发展项目却惹来华埠侨团、社区人士及居民的激烈反对,批评会破坏华埠传统风貌,更曾发起示威。

p01a-0503

地产发展项目105 Keefer 的最新设计图。Beedie Living提供

p01b-0503

奇化街的高厦发展项目,去年曾经引起居民示威反对。资料图片

新方案:与纪念碑距离增10呎

去年10月,Beedie Living提出修改方案,把柏文单位数量由原先的134个,减少至127个,并且设有25个廉租单位。

根据该个发展商周一公布的新修订设计,“105 Keefer”柏文单位数量将会由127个,进一步缩减至119个。不过,柏文大厦的楼层数目维持在13层不变,只是西边(近中山公园)则会减少两层,而最高4层的建筑面积也会缩小,观感上与街道距离较远。

5月16日公众开放日征意见

Beedie Living住宅发展部副总裁拉菲(Houtan Rafii)强调,他们是参考了社区居民意见后,作出修订。他补充说,发展项目的地盘,也会远离华埠纪念碑多10呎。

目前,发展商已经获得温哥华华埠商会(Chinatown Merchants Association )、华埠联盟(Chinatown coalition),以及祖裔专家勒克斯顿(Donald Luxton)的支持。

温市政府将于5月16日(周一)下午5时,在华埠片打东街(East Pender St.)50号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公众开放日,收集居民对新修订计划的意见。

余全毅:华埠中心不宜建柏文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卑诗大学(UBC)历史系教授余全毅(左图),周一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称,发展商新方案是“换汤不换药”,虽然增加了社区设施,但这不是问题的重点。他表明,反对在该处建高层柏文,是因为这个地点是华埠的中心,不是建柏文的合适地方。

p02a-0503

余全毅称不接受发展商的新方案。资料图片

对于有研究桑尼斯(Shaughnessy,温市另一个历史保育区)的祖裔专家勒克斯顿指出,新方案符合本国历史地点保育水平及标准的说法,余全毅反驳说:“桑尼斯是桑尼斯,华埠就是华埠,两者有很大的分别。”
作为历史学家的余全毅,呼吁大家要了解何谓历史传统(historical heritage),以及构成历史传统的软件及硬件。他说,如果本质不变的话,无论对方提出多少个方案,他都不会接受。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上图)认为,今次发展商提出的新方案,已显示出其诚意。不过,他表示该会召开的全侨会议得出的意见,是希望柏文的高度不超过90呎。他表示将在公众开放日,听取其他人士意见。

p02b-0503

姚崇英指发展商已显示出诚意。资料图片

【来源:星岛日报】

发表评论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