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温导演拍纪录片 展一战华工苦旅
【文章来源:星岛日报】本报记者夏镇权报道
《潜龙之伤》山东取景 花3年拍成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当时海外华工鲜为人知历史的电影《潜龙之殇》(Tricks on the Dead),将於9月30日和10月4日,在温哥华国际电影节(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称VIFF)首映。这出由温市电影人参与制作的电影,以纪录片手法拍摄,通过早期华工在海外的生活、工作及环境,展示华裔年轻人在北美奋斗的历程。
拍摄《潜龙之殇》的导演,是来自温哥华、热衷研究中国早期海外移民故事的纪录片制作人帕特森(Jordan Paterson)。他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潜龙之殇》主要表达两个层面,第一个是以人性角度,透视中国早期移民在加国贡献。另一面反映中国在一战时期,华人在海外充当影响当地历史演变的角色。」
温哥华制片帕特森,在中国山东省实地取景,拍摄有关描述华工的纪录片。 受访者提供
帕特森透露,《潜龙之殇》历时3年拍成,最难忘是到中国山东省一条乡村蒐集资料时,访问一个居民,他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担心长辈留下一本记载一次世界大战的日记簿,会被人发现而烧毁,於是把它塞进枕头里,并缝合起来收藏至今。帕特森感慨地说:「如果当时被发现烧毁,这些珍贵历史就永远湮没世上了。」
遗忘逾一世纪的集体记忆
《潜龙之殇》片长95分钟,讲述一个来自山东大学的青年学者张岩。百多年前,他的故乡农村出现过一位年龄相若的青年学生顾杏清,与上万名华工一起给送到欧洲西线战场。这位青年学生写了大量日记,成为记录历史的宝贵资料。循着顾杏清的日记,影片跟踪张岩跨越三大洲,奔赴加国、中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地,寻找劳工墓地和後裔,还原那段被遗忘逾一个世纪的集体记忆。
《潜龙之殇》其中一幕讲述华工在一次战时生活。网上图片
8.5万华工曾秘密经加国赴欧
帕特森说,在一战期间,8.5万个中国劳工秘密地通过加拿大转运至欧洲前线战场。这是一段常被忽视的历史。此外,当年中国也派遣14万劳工远赴欧洲,为结束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这出影片最特别之处,是当中许多历史战争镜头在历史现场拍摄,并运用历史实物完成,包括当年中国山东劳工徵募训练原址、历史古镇,以及温哥华当年运送劳工的古旧火车厢等。
公众可以登入网站http://www.viff.org/festival/films/f18570-tricks-on-the-dead,浏览《潜龙之殇》内容简介以及购票详情。
发表评论